1、用心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
直呼其名相對于不指名道姓課堂效果會更好,把所授班級的學生座次表寫出來,上課時放在講桌上,這樣做,有助于記住學生的名字,盡快地了解每個學生。(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)
教師上課時能熟記并且隨時叫出學生的名字,學生就會感到獲得了尊重,自然對教師產生了信任感、親切感,這種情況下的教學效果往往會很好。
2、課前要“胸有成竹”
沒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,哪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;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,哪有課堂中的游刃有余。(著名特級教師徐斌)
教師唯有備課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,才會有課堂上的有效引導與動態生成,才會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,才會有課堂中的游刃有余。
3、提前三分鐘進教室
老師要提前進教室,便于作好課前準備,同時也可以提醒學生安靜下來。千萬不要不管班級里怎么樣亂七八糟,傻乎乎地開始上課,那樣,你很難把課上下去。(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)
老師提前進教室,便于作好課前準備,了解學生的情況,穩定學生的情緒,聯絡師生情感……有效提高課堂的效率。
4、巧用課前三分鐘
課間休息結束了,一節課開始了,老師應該盡快地讓孩子靜下來,興致勃勃地迎接“智力體操”的開始。老師應該具備這種創設最佳的教學環境的本領,有效地用好上課的前三分鐘,使學生對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,將學習變成一種自我需要。(著名特級教師李烈)
有效地用好上課的前三分鐘,使學生對本堂課所要學習的問題產生濃厚的興趣,將學習變成一種自我需要。
5、第一印象很重要
第一節課,如果開頭的一段話熱情洋溢;板書的第一個字讓學生為之贊嘆;第一次朗讀讓學生為之感動;用豐富的表情和機靈的眼神吸引住學生;得體的幽默讓孩子笑起來;充滿愛意的一次撫摸讓學生感到親切;教學方法的變化讓學生感到有趣,那么,你就成功了。如果這樣,而且今后也不懈怠,我敢說,你絕對成功了。(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)
教師的第一節課,應該是拉近和學生的距離,培養學生對這門學科的興趣,學生的興趣有了,教師以后的教學就會順暢些、圓滿些。
6、上課時要充滿激情
古人云:“山不在高,有仙則靈,水不在深,有龍則靈?!笨峙抡n堂也是這樣,教師上課的激情就是那山中“仙”、水中“龍”。沒有了對教育的熱愛,任你教師用再先進的現代教學手段,也只是徒具其形,任你教師用再華美的語言,再動聽的語調上課,也不會打動學生的心靈,震撼學生的靈魂。是否可以打個這樣的比方:如果說你的激情是平和寧靜的,那你的激情就像春日里的陽光,溫暖無香,十分適宜禾苗的成長;如果說你是奔騰豪放型的,那你的激情就像夏日里的幕雨,沁人心脾——適宜禾苗成熟。因此,只要熱愛孩子,你的平靜平和中藏著的只不過是含蓄的激情——你同樣會對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產生欣賞,你也會把幽默帶進課堂,你還會顯得有人情味,更會細心、耐心……所有這些,為課堂氣氛奠定的是深沉的激情曲。(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)
教師上課要充滿激情,富有激情的課堂能激起學生渴求知識、努力學習的激情,從而有效調動學生探究問題的主動性和積極性。
7、課堂要立規矩
兒童的天性是好動、好說、好問,有人一刻也坐不住,低年級的兒童不懂什么叫“權威”,什么叫“尊重”,什么叫“民主”,所以一定要給他們立規矩。是規矩,就要和學生約法三章——上課應該怎樣做,不能怎樣做,違反了,老師要怎樣處分等。(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)
積極、向上、有序的課堂規則,會使師生之間目標一致,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,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,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和進取心。
8、和學生有個約定
孩子的潛力是很大的,教師充滿深情的眼神、笑貌,給孩子贊揚、肯定,滋潤學生的心田,煥發他們的自尊、自信、自愛、自強,激蕩起孩子幸福、歡樂、奮發、向上的激情,他們會顯得特別活潑、開朗,與老師的感情也會特別相融,自然生發求知欲望。孩子一旦老師有約定,被老師寄托了期望,在他的身上就會產生“皮格馬利翁效應”,他們的智力、情感、甚至個性都能順利成長,學生個個都可雕琢的神話就變成了現實。(著名特級教師詹明道)
9、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
經常聽教師們說課堂教學效率不高,我覺得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師的心態不平和。如果教師上課時滿臉的不高興,一開口就批評孩子,那么,課堂上只有教師和學生緊張的、糟糕的情緒,這種情緒不利于學生展開積極有效的思維活動。(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)
教師保持平和的心態是正確對待學生犯錯誤、幫助學生有效改正所犯錯誤的關鍵所在。
10、要有一顆包容的心
作為教師,對待應該應嚴而有格、寬而有度,兒童盡管小,但是“冷暖自知”,在今后的日子里,他們會珍惜教師的這份信任和期盼,所以包容是引導學生走出困境的一帖良藥(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)
教師的包容是學生自信心的保護傘,是學生發展的一種動力,為學生的成長留足了自主反思的空間。
11、把愛給每一位學生
教師要尊重每一位學生,關注每一位學生,滿足并提升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需要。用愛喚起每一位學生心底的學習熱情是教師的重要責任。(著名特級教師吳正憲)
12、保持親和力
教師的親和力本質上是一種愛的情感,只有發自肺腑地去愛學生,才能真正地親近學生,關心學生,也才能激發學生對于知識的追求。只有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,當作自己的親密朋友,才能容忍學生的缺點,尊重他們的話語權,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,做到以理服人,以情動力。(著名特級教師孫建鋒)
“親其師,信其道”,教師的親和力,可以贏得學生的尊敬和信任,獲得學生的寬容和理解。
13、賞識你的學生
我的口袋里總是揣滿了“高帽子”走進課堂,因為我知道賞識能使人愉悅,賞識能使人快活,賞識能激發人的潛能,賞識能使人心智開啟,靈感涌動。(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)
蹲下來欣賞學生,使學生獲得一種被關注、關愛的情感滿足,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過程中,始終伴隨著理解、信任、友愛、尊重、鼓舞的心理體驗,通過老師的賞識教育,也能學會去欣賞別人,這對學生的成長至關重要。
14、讓學生在幽默和笑聲中學習
課堂上學生的笑既是一種愉悅的享受,也是一種對知識理解的表露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恰如其分的、比較幽默的語言,常常會引發陣陣笑聲,這種幽默往往會比清晰的講述更有吸引力,它會使學生在這種輕松的氛圍中理解概念,更會激發學生對學習的熱愛。(全國著名特級教師李烈)
15、盡量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
教師要善于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,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,還可以把舉手發言變成小組討論,然后選代表匯報討論結果,代表要經常更換,不要固定。有的學生發言占用時間過長,影響其他學生的發言,對此,要有時間上的規定,表述要簡潔明了。如果有的學生說起來沒完,教師就要提醒,甚至請其暫時停止發言??傊?,要盡量多給每個學生發言的機會。(著名特級教師程翔)
學生是學習的主人,是學習的主體,教師是組織者、引導者、合作者,教師要善于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,多給學生發言的機會。
16、讓你的眼睛會說話
課堂上,我的眼睛不是盯在教案上,也不是盯著正前方,而是用來和學生進行情感交流,這樣做,不僅是為了讓學生學得輕松,而且可以在教風上為學生作個示范。(著名特級教師聶在富)
眼神是一種豐富的無聲語言,在教學過程中,有時一個恰當的眼神可勝過幾多苦口婆心的長談,收到“無聲勝有聲”的效果。
17、老師,請注意您的語調
我講到主要的地方就重復一遍;講到快樂的地方就露出微笑;講到憤怒的地方就情緒高亢;講到悲傷的地方聲音就變得低沉。但是,這種“高低輕重的變化”是有要求的,即語調在其主旋律上應保持清新、平穩,在平穩之中再加以變化,做到“穩中有變”。(著名特級教師斯霞)
語調在教師的語言藝術修養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,恰當的語調能使其語言平地生輝,具有磁鐵般的吸引力,能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。
18、恰當地使用肢體語言
恰當地使用膠體語言,可以讓學生感到你的真誠和親昵,拉近師生的距離,如撫肩、握手、貼貼學生的臉蛋等。(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)
恰當地使用膠體語言,可以讓學生感到你的真誠和親昵,拉近師生的距離,把教學工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。
19、努力實現有效教學
對于孩子們的學習來說,第一是興趣,第二是興趣,第三還是興趣。當孩子們興味盎然地投入到學習中時,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,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要。無論什么理由,一個老師讓學生不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了,這個老師的教學就失敗了。(著名特級教師于永正)
對于孩子們的學習來說,第一是興趣,第二是興趣,第三還是興趣。課堂教學要努力激活學生的學習思維,這才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真正表現。
20、走下講臺,到學生中去
老師站到學生中間,忘掉自己是老師,不是刻意在尋找一種感覺,而完全是以一顆童心在心理上和學生相容,這是師生之間全方位的信任,是一種真正的師生情。(著名特級教師李烈)
21、將游戲引入課堂
教會學生讀書、讀人、讀生活。教會學生在玩樂、游戲中發現真善美。(著名特級教師張化萬)
游戲是少年兒童非常喜歡的一種趣味性活動,將這種活動引入課堂,不僅可以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,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,而且更適合學生心理特點。
22、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
要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,教師就必須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機會,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自信;注意給每個學生表現自我的時間和空間,讓學生們在自我表現、自我展示中強化自信。(著名特級教師李烈)
23、平等、民主的課堂很重要
在課堂上一定要尊重學生,建立和諧、平等、民主的師生關系;在課堂教學活動中,教師絕不能“居高臨下”,而要把自己看作是與學生在一起的參與者、探索者。(著名特級教師李烈)
24、把握好公正的天平
人們總是不自覺地喜歡一些美好的事物,老師也是一樣,對成績好或是守紀律的學生總是有些偏愛,這無可厚非,但是我們更要時刻提醒自己:不能戴上有色眼鏡去看待成績和表現不佳的學生,我們不應該在這些后進生表現差強人意的時候只是一味地指責,更不能在不問青紅皂白的情況下將錯誤全部歸于他們。老師的不公可能會引起學生之間的互相排斥,進而影響到一個集體的凝聚力,所以,一個老師要盡量做到公平,讓每個學生都感覺到老師的關心,讓每一個學生都在老師的帶領下團結一致。(著名特級教師于漪)
要使愛的教育真正具有公正性,教師就必須具有一顆無私的心,要隨時隨地注意防止和克服自己認識上的主觀性和片面性。
25、盡量不當眾批評學生
若是你當眾宣布學生的過失,使其無地自容,他們便會失望,而制裁他們的工具也就沒有了,他們愈是覺得自己的名譽已經受了打擊,則他們設法維持別人對其好評的心思也就愈加淡薄。(著名特級教師詹明道)
盡量不當眾批評學生,這樣既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,又尊重了學生的人格。有時一個真誠的微笑,一個善意的眼神,一句輕微的責備,帶微笑的輕聲細語的分析開導,一個輕輕的拍拍肩膀的動作,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。
26、把握激勵的最佳時機
適時地賞識、激勵學生,對其實實施發展性評價,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,會讓很多不起眼的學生找到自信,看到寶貴的自我價值,從而點燃內心從未熄滅的希望之火,奮發努力。(著名特級教師李吉林)
把握激勵學生的最佳時機,能有效地促使學生內心的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,并化為良好的行動,去實現預定的目標。
27、簽訂課堂管理合同
以口頭或書面的形式給學生規定應盡的義務,指出學生在執行或未能執行合同要求的具體行為時,應得的獎勵或懲罰,這種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地促進課堂管理。(著名特級教師宋運來)
28、用好學生輿論監督
一個人從生下來,對他影響最大的就是周圍的環境,而學生交往的圈子最多的就是班集體,學生犯錯時他可能不怕給自己的處罰,但是他一定在意大家對他的看法,如果大家一致“攻擊”他,都指責他的錯誤,那么學生受到的教育和制約就會遠遠大于老師的批評和說教。老師要抓住這一點,利用群眾監督的力量,號召大家批評犯錯同學,在“寡不敵眾”中明白錯誤,進而修正自己的行為。(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)
群眾監督是一種潛在的、無形的教育力量,它能在學生心里形成一道屏障,影響、制約每個學生的心理,規范、激勵每個學生的行為。
29、課堂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新的
教師不能 “老”,經驗固然可貴,但課堂上學生的思想和行為都是“新”的,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去看待學生。教育教學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新的,教學需要創新,創新能給課堂注入活力,創造奇跡。(著名特級教師薄俊生)
課堂的每一天都應該是新的,教師不但要用賞識的眼光看待學生,而且要精心設計每一堂課,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。
30、“課堂”管理功夫在課外
東坡先生云:博觀而約取,厚積而薄發。確實,老師們只有重視課外工夫的積累,時時注意自己知識的“厚積”,對有利于教育教學工作的學問,處處留心,兼收并蓄,才能得心應手地做好課堂管理工作。(著名特級教師楊一青)
教師們要重視“課外”功夫的積累,時時注意自己知識的“厚積”,同時也要意識到課堂也是學生自我管理的過程,注意培養學生“課外”學習的自主性。
教師研究教材的8個字是:上下求索、左右勾連:教學設計的8個字是化靜為動、尺水興波。